| 大众版 | 专业版 |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大众版 >>新闻动态 >>文化动态 >>深度报道 >> 正文

新闻动态

深度报道

医者有“度”行医重“德”——记省肿瘤医院消化二病区主任医师刘晓玲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文/霍仕俊 王文雯

  爽朗又直率,严谨而富有人情味,这是在采访过程中刘晓玲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从医二十余年的她,一直奋斗在临床一线,是肿瘤治疗领域快速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说起医生这个职业,刘晓玲郑重的表示,与“医术”相比,“医德”更为重要。这样一位以德为先的医生,谈及自己轻描淡写,而说起专业问题则头头是道、条理清晰。刘晓玲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无论对“病”,还是对“人”,她的思考都彰显出一位#医者的风范。

  刘晓玲,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二病区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内科治疗20余年。山西省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高端领军人才,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

  肿瘤患者的合理就医路径

  对肿瘤患者来说,患病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接受和痛苦的过程,但当这已成既定事实,尽早就医当然是#选择。但面对科室设置细致的大型医院,究竟先去外科、内科还是放疗科,患者时常会感到迷茫,不知从何查起。刘晓玲说,肿瘤患者最科学合理的就医路径其实是从检查开始。根据检查结果,医生进行多学科会诊(MDT),会诊讨论后再确定患者进一步的就医情况。她坦言,这条路径虽然最合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候并不能完全按照它进行,直接找某位专家,或入院进入某个科室的情况更为普遍。但即便如此,无论患者到哪个科室就诊,所有的诊断或治疗还是以各项检查为基础的。就医流程的科学化也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医生的理念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医院MDT的水平也在不断加强。

  谈到MDT,刘晓玲说,现在基本上所有肿瘤的治疗都需要多学科讨论,运用多种手段。哪项治疗先进行,哪个药物后使用,这是一个排兵布阵的结果,综合多位专家意见,得到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内科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列,但同时,刘晓玲也说到,现在的外科和内科结合越来越紧密,大家的理念都在进步,治疗的最终结果是为了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不宜做手术的患者转到内科治疗,等适合手术的时候再转到外科,这样的合作越来越多,也使得医院各科室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不是互相割裂开来,受益#的必然是患者本身。

  肿瘤的生存率和它的分期有直接关系,这也就是提倡肿瘤早诊早治的原因。刘晓玲以消化道肿瘤为例,胃癌或食道癌的早癌,有些可以直接通过胃镜进行内镜下粘膜剥离切除术(EMR)或内镜下粘膜整片切除术(ESD),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是治疗胃肠道早期癌及癌前期病变的有效手段。有些早癌由于深度较深,或肿瘤较大等因素不能进行内镜手术,则需要进行腔镜下的微创手术,其目的都是干净彻底的去除肿瘤。而类似的术式对于中晚期的肿瘤患者来说可能就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刘晓玲不断强调,早癌的治愈率很高,但前提是普通老百姓要重视身体的不良信号,要科学的看待肿瘤,一旦出现问题,尽早去专业的医院就医,才能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治病”还是“治人”,这是一个问题

  抗击肿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漫长的治疗期间,患者和医生很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种信息的差异化就常常衍生出另一个敏感的问题:医生在治疗中是否存在“过度医疗”?

  刘晓玲坦言,过度医疗确实会存在,但她也坚定地说,这种现象现在越来越少。“过度”的“度”在哪里?刘晓玲认为,这和医生的治疗理念有很大关系,医生应该“治病”还是“治人”?有的医生只看到患者身体里的肿瘤,肿瘤一旦有所发展就加大治疗力度,力争把肿瘤“消灭”,可他却可能忽视了患者本身。刘晓玲说,制定治疗方案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仅要(下转2、3版中缝)(上接第3版)考虑药物的疗效,还要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耐不耐受、经济耐不耐受,这三者必须全盘考虑。有些患者病情进展,但本人的身体状况和免疫功能差,根本耐受不了强烈的治疗。临床上有些患者对化疗不敏感,但可能会从免疫治疗中受益,这都是需要医生来权衡利弊拿捏的。有些患者家庭经济情况欠佳,尤其是一些晚期患者,医生也要为他们考虑,去进行深入的沟通。一些常用的靶向药物,即使有医保报销,患者本身一个月也需要付出不低的价钱,长期以往,很多家庭难以承受。面对这些现实的问题,在刘晓玲看来,“治病”更需“治人”,才能把握好最合适的“度”。医生不是单纯“治病”,需要有思考、有情感,不能眼里只有“病”而忽略其它方面,多一点思考才可能避免“过度治疗”。

  刘晓玲作为一位年资较高的专家,科里的带组医师,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也是她日常的重要工作之一。患者的治疗意愿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经济承受力有多少、可用的方案有哪些、治疗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等等或家常或敏感的问题,刘晓玲都要一一谈到。面对众多的晚期肿瘤患者,刘晓玲除了从专业上给予最适合的治疗,更常做的则是心理上的安慰。在她眼里,治疗的过程也是患者逐渐接受现实的过程,对于那些治疗效果已经不大的人来说,治疗能减轻一定的痛苦,但却不一定能真正延长多久生命,这时候可能几句暖心的话、一些体贴的陪伴显得更为重要。

  医疗知识科普一直在路上

  早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肿瘤归类于慢性病的一种。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快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生存质量越来越高,但它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却依旧没有减少。肿瘤患者要定期复查,似乎治愈出院以后也离不开医生,这给很多患者心理带来很大负担。刘晓玲笑称,患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的患者也需要经常到医院检查,其实都是一样的。这种恐惧心理的背后,就是医疗科普的不到位。

  当今社会各类信息庞杂,如何从正确的渠道获得准确的医疗科普信息呢?刘晓玲说,我院的健康宣传和科普讲座一直在进行,这样的活动也越来越多,这是广大群众获取科普知识的一大途径。同时,她也犀利地指出,(下转1、4版中缝)(上接2、3版中缝)大家最容易获取信息的网络上各类科普鱼目混杂,甚至错误百出,作为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很容易被误导。所以作为专业且有经验的医生,有责任为群众做好医疗科普知识的普及,同时她对于网络内容的净化抱有殷切的期望。刘晓玲说,德才兼备,“德”更重要,做医生的,要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才能对患者负责。

  我国的肿瘤发病率高,生存率虽然在不断提升,但仍然不够理想。虽然国家一直提倡肿瘤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以刘晓玲多年从医经验来看还是普及的不够。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地区,尤其是老人患病后往往不舍得去大医院看病,从而耽误了治疗;一些有经济条件的,尤其是年轻人,往往觉得肿瘤离自己很远,观念上的偏差,导致错失了#的治疗时机;还有我国的肿瘤早期筛查体系不够健全,筛查手段存在一定问题,这使得很多早癌患者被忽略。刘晓玲作为资深的消化内科专家提醒大家,重视早癌筛查,消化道早癌只有通过内镜检查才能够发现,所以一定不要恐惧胃镜、肠镜等检查,定期体检,才能确保身体健康。

  接受采访的刘晓玲侃侃而谈,说到她的患者,总能从话里话外感受到她心底的柔软,说到当今医疗事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又能看出她的直白和犀利。二十多年踏实做事,坚守底线,这样一位医生,可爱又可敬。

12031499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