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版 | 专业版 |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大众版 >>新闻动态 >>文化动态 >>深度报道 >> 正文

新闻动态

深度报道

镜下定乾坤 胸中怀仁心——记省肿瘤医院微创消化外科中心、内镜室副主任张铭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微创消化外科中心、内镜室副主任张铭.jpg

文/刘雅娣

  数次邀约,都因“没有档期”而落空。他太忙了,每次推开内镜中心2号诊室的门,看到的都是他执镜在手的背影。那日随他进手术室,本想在两台手术的间隙来个现场采访,但看到在手术室一个小小的角落席地而坐的他闭目思索的样子,又不忍搅扰他为下台手术养精蓄锐。

  “镜”界高超的工作狂人

  提起张铭,身边的医护人员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他就是个工作狂人”、“无论做镜做事都非常认真”、“完美主义者,把工作做到#……”他们说,这并非溢美之词,张铭可圈可点之处何止几句话所能道尽呢。

  他是山西省肿瘤医院最早开展内镜手术的医生之一,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内镜粘膜下挖除术、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隧道技术、经内镜贲门环形肌切开术、支气管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术等先进技术。用不断的探索与奋进构筑着内镜事业的巅峰。

  他是山西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的工作狂人,年内镜手术量400余例,检查量3000余人次,用高超的技术和忘我的付出撑起了内镜下诊疗的一片天空。

  他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山西地区内镜技术总负责人,因着他的大力推动和默默付出,越来越多的消化道早癌患者被早诊早治,这背后所蕴含的医学意义、社会价值无可估量。

  工作中,张铭话语不多,要求极严,内镜操作是否规范、观察是否仔细全面、诊断是否#,张铭不仅自己做到至精至微,还教导并要求年轻医生们严格遵守规范,不容许有一丝马虎和疏漏。在科室,大家都愿意跟着他,收获高标准严要求下的专业成长及成就感。张铭诙谐幽默,为人仗义,只是一进入工作状态,立马角色转换,严谨严厉,判若两人而已。慕名而来的病人,不管多忙多累他都不会拒绝。

  “镜艺”求精的专业达人

  从医之路无捷径唯有勤勉,用勤奋铸就卓越,精益求精是张铭整个从医生涯的真实写照。

  1998年,经历了八年消化内科历练的张铭被领导选中调至内镜室工作。那时的内镜工作还很薄弱,全年内镜检查不超过1000例,内镜手术更是无从谈起。他通过看资料、看录像、认图谱,边看书边琢磨,脑中无数遍地幻化镜中天地,一旦执镜,那早已烂熟于心的动作和要领便从心底流入骨掌之间。半年后,张铭掌握了所有内镜技术,独立上镜操作了,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地在内镜的疆场上纵横驰骋,山西的内镜领域从此冉冉升起了一颗新星。张铭,2002年任综合检查室副主任,负责内镜室工作;2005年内镜室独立,任主任;2012年内镜室分为一、二两室,任二室主任;2015年成立内镜中心,任副主任;同时,从2012年起,兼任消化内镜微创外科副主任。当全省的内镜技术还仅限于疾病检查的功能时,他大胆引入了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治疗手术,带领科室不断探索内镜微创治疗的前沿技术,一项项#、新项目填补了省内空白。他的内镜技术也早已蜚声山西内镜界,各项内镜专业技能和手术水平日臻成熟,渐达出神入化之境。那根细长的镜子在他手中就象是延长的手指一样伸缩、扭转,无不自如。不管隐藏多么隐秘的消化道早癌,只要在他的镜下必无处遁逃。他说,能精准识别出早癌等微小病变,靠的不仅是眼力,更是心力,那是一种内镜医师特有的敏感力,是一种镜在人在,心镜合一的境界。

  多年来,他从未停止对内镜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和对前沿技术的探索,他的办公室柜子里,放满了#的学术文献和病例资料,他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来学习,笔记本上也记录得密密麻麻,这些珍贵的学习心得,折射着张铭内镜岁月的点滴积累与奋斗痕迹。

  致力早癌筛查 执掌生命的春天

  专业源于勤奋,专注源于热爱。张铭对消化内镜的热爱,源于惠及于民的早癌筛查工程。2005年,国家启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工作,张铭因技术超卓而成为该项目山西地区内镜技术总负责人。从此,他跑遍了山西消化道癌高发地区的山山水水,调研、建制、培训、交流、筛查、治疗,不辞辛劳地为老百姓做筛查,手把手教基层内镜医生规范操作流程,一个个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被发现,得到及时治疗。“太有意义了,那种神圣感是油然而生的。一项技术它的落脚点不是为钱,也不是单纯为技术,而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不是简简单单所能体会到的。”张铭说,之所以如此感慨,是因为每发现一个早癌,就可以通过内镜微创手术把它扼制于萌芽状态。这意义是非同寻常的,意味着还患者一个生命的春天,意味着给一个家庭无限的生机。这也让张铭更加感到了手中镜子那沉甸甸的份量和意义,感到了技术赋予他的价值和使命感。那种因使命神圣而来的责任感不容他错过、漏掉一个早癌。张铭说,日本是胃癌高发国家,其早癌发现率在70-90%以上,可在我国却不足10%,就是因为我们的早诊早治还没有普及,我们的内镜医师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他殚精竭虑地推进项目开展,不遗余力地培训基层内镜医生,亲力亲为地为每一例早癌患者实施手术。如今山西地区内镜早诊早治项目成绩显著,阳泉、阳城等地早癌检出率2.13%,受益的患者止步于早癌,多年累积的数据显示着项目的成效,项目点由最初的阳城1个点拓展到16个点,覆盖山西南部整个太行山高发区域。张铭连续五年获得“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先进工作者称号。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翻看张铭的简历: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外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胃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达20余项#、省级学术职务;但这些在张铭眼里都不如老百姓对他的肯定和赞誉更让他欣慰。每天络绎不绝的患者慕名而来,从上午8点前连续工作至下午1点后才吃午饭是常态,甚至都顾不上吃。手术多的时候做到半夜1-2点是常有的,最多时(下转1、4版中缝)(上接2、3版中缝)曾一天连做6台手术。这样的作息时间和工作节奏,张铭早已习惯。执镜的手麻了困了,甩一甩,护士问“主任,累了?”他回答“不累”,继续做;每一例早癌被发现,他淡淡的一句“这挺好的”传递出心底里的欣慰和激动;本院职工做胃肠镜体检,三分之二的人都找他,哪怕排两周的队等待,也要等他,而他就算再忙,总是简短的一句“能行”,让同事们心里暖暖的;有很多诊断不清的疑难病例,最后找到他,一诊就清楚了,以至于很多临床医生养成了对他的依赖。一例疑似食管癌的病例,他凭丰富的经验判断其非癌而是艾滋病,最后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判断;一对父女相继患上了黑斑息肉病,最后也是经他检查得到了诊断;还有位患者,被张铭诊出食管早癌,获得了治疗;今年初复查身体时,下咽部又被张铭查到患有早期下咽癌,进行了内镜下切除,避免了发展为癌症晚期的厄运。“早与晚”这一字之差间,他的命运已发生了天壤之别的逆转。

  这,就是张铭的工作,也是他的奉献。

  一镜在手,为患者准确诊断,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一镜在手,找到潜在的癌魔,将之扼杀于雏形;一镜在手,挽患者人生于狂澜,不知多少家庭的命运得以改写。在张铭看来,这是一名内镜医生的职业价值所在,是积德行善之举,再苦再累也值得。多为患者做一个检查,多发现一个早癌,使其在内镜下得到解决,让曾经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是张铭不懈的追求。他情愿,守一方镜地,探境下乾坤,过镜中人生,铸医路芳华!